净土宗传承祖师——昙鸾大师略传及著述

相承论释: 《往生论注》上卷 、 下卷 、 《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净土宗判教:自他二力判 昙鸾祖师中国大同府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公元四七六),家近五台山,慕其



相承论释: 《往生论注》上卷下卷、 《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净土判教:自他二力判

昙鸾祖师中国大同府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公元四七六),家近五台山,慕其神迹故,年未十五便发心出家。神智高远,三国知闻,洞晓众经,独步人外;特于四论系(龙树菩萨所著之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此四论皆是鸠摩罗什译)之学,造诣甚深,后世谓之四论宗学者。中年后发心批注《大集经》,中途染病,权且停笔,四出求医。行至秦陵,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瞬目之间,疾乃随愈。便欲续注《大集经》,继而思惟:人命危脆,旦夕无常,宜先学长寿不老术,使身体强健,方可长久住世,大弘佛法。乃前往金陵(南京)谒梁武帝,拜访陶弘景(亦名陶隐居,公元四五六~五三六),求诸仙术;陶礼接之,欣然与之仙方十卷。归途行至洛阳,遇北天竺菩提留支三藏,鸾祖问:「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留支唾地警曰:「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纵得长年,少时不死,终更轮回三有。夫长生不死,吾佛教始有之。」即以净土经书授之曰:「此大仙方,依而行之,长得解脱,永离生死。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河沙之数有极,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佛为大觉金仙,非一般神仙。)之长生也」。鸾祖一闻,豁然深悟,遂焚仙经,并舍四论讲说,专精净土,时年五十三岁;继承龙树菩萨《易行品》及天亲菩萨《净土论》思想,造《净土论注》、《往生论注》,自行化他,流靡弘广。南朝梁国天子萧王恒向北礼,称昙鸾菩萨;而魏朝皇帝重之,号为神鸾,下敕令住并州大岩寺,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往介山之阴,聚徒蒸业,今号鸾公岩。于魏之兴和四年(公元五四二)往生,寿六十七。临终前夕龙树菩萨现身来告其期曰:「吾龙树也,所居净土,以汝同志,故来相告。」鸾祖曰:「何以教我?」龙树菩萨说偈曰:「已落之叶不可更附枝,未束之粟不可仓中求,白驹过隙不可暂驻。已去者不可返,未来者不可追;现在今何在,白驹难可回。」说已不见。鸾祖妙达言旨,知是告终,即半夜内发遣使者,遍告诸村白衣弟子,及寺内出家弟子,可三百余人,一时云集。鸾祖沐浴,着新净衣,自执香炉,正向西坐,教诫大众言:「地狱诸苦,不可不惧;西方净土,不可不欣。」遂与大众向西同音,高声念佛而往生。此时僧俗,皆见旛花映院,多闻异香天乐。

        留支三藏授与昙鸾祖师之净土经典究为何经?唐之道宣律师谓《观经》,明之云栖大师谓《阿弥陀经》,日本法霖法师谓《无量寿经》,而东大寺传承之三论系谱谓之《净土论》;各说不同,颇难认定。然而考查历代三藏法师悉皆翻译与己有缘经论,以此经论为弘扬依据;又从鸾祖所撰《净土论注》考之,则留支三藏所授佛典恐非净土三部经,而正是天亲菩萨之《往生论》。

        昙鸾祖师之著书,始自《大集经》 (未完)并及于医术、道教之书,然此等书籍皆失传,唯净土教理之书三部流传于世,即:

一、《往生论注》二卷

二、《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三、《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

    其中(一)是《往生论》之注,(二)是赞阿弥陀佛之诵偈,(三)是略论净土。然第三之《略论安乐净土义》一书,是否鸾祖真撰,疑点颇多,故后之净土大德,甚少引用。

相关文章导读:

1.上人: 《往生论注》大意《往生论注》编序、 不虚作住持功德(一)(二)(三)(四)、 缘佛愿力速成佛(一)(二)(三)(四)

2.净宗师父: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净土宗第一奇书一线四点真实功德之垂救愿力论易行论称名论凡夫论佛身佛土论平生业成论现生不退论《往生论注》玄义略解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3. 中外日报 : 昙鸾大师说法场「鸾公岩」的发现



(发布者:无量光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净土宗门户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