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3)

参考文献: 【传记】 唐.道宣《续高僧传义解篇.释昙鸾传》 唐.道绰《安乐集》卷下 唐.迦才《净土论》卷下 南宋.王日休《龙舒净土文往生事迹后魏壁谷僧昙鸾》 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卷三后魏壁谷神鸾 法师 传》

  参考文献:

  【传记】

  唐.道宣《续高僧传·义解篇.释昙鸾传》

  唐.道绰《安乐集》卷下

  唐.迦才《净土论》卷下

  南宋.王日休《龙舒净土文·往生事迹·后魏壁谷僧昙鸾》

  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卷三·后魏壁谷神鸾法师传》

  明.莲池《往生集.沙门往生类.神鸾》

  【著作】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往生论注》)世亲造菩提流支译昙鸾注

  《略论安乐净土义》昙鸾撰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撰

  注释:

  (1) 梁武帝常向北遥拜,说:「北方鸾法师、达禅师,肉身参菩萨」。出《续高僧传·昙鸾》卷十六。

  (2) 慧思的《立誓愿文》有这样的说法:「欲于十方广说法故,三业无力不得自在,不能十方一时出现,调伏身心及化众生。今故入山,忏悔修禅,学五通仙,求无上道,愿先成就五通神仙,然后乃学第六神通…」「我今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重罪……为护法故,求长寿命,不愿生灭及余趣,愿诸贤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疾除饥渴,常得经行修诸禅,愿得深山寂静处,足神丹药修此愿。藉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

  (3) 汉魏至两晋,译出的净土经典包括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二者。一、弥勒净土经典有:《大乘方等要慧经》后汉安世高译(现存);《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西晋竺法护译(现存);《弥勒成佛经》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法护译(现存);《弥勒当来生经》两晋失译;《弥勒作佛时事经》东晋失译;《弥勒来时经》东晋失译;《弥勒所问本愿经》东晋祗多密译;《弥勒大成佛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现存);《弥勒下生成佛经》罗什译(现存);《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凉沮渠京生译(现存);《弥勒成佛经》后秦道标译;《弥勒下生经》陈真谛译;《弥勒菩萨所问经》后魏菩提流支译;《弥勒菩萨所问经论》留支译(现存);《弥勒所问经释论》。二、阿弥陀净土经典则有:(A)《大阿弥陀经》译本:亦即《大宝积经》第五会;《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高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现存);《阿弥陀经》二卷,吴支谦译(现存);《无量寿经》二卷,魏康僧铠译(现存);《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魏白延译;《无量寿经》二卷,晋竺法护译;《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晋竺法力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宋佛驮跋多罗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宋宝云译;《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昙摩蜜多译。(B)《小阿弥陀经》之译本:《无量寿经》一卷,后秦罗什译(现存);《小无量寿经》一卷,宋求那跋多罗译:《无量寿经论》一卷,魏菩提流支译(现存);(C)《观经》译本:《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宋昙摩蜜多译;《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宋僵良耶舍译(现存)。

  (4) 其他还有:永平三年,比丘尼惠智所造释迦像铭曰:「愿托生西方妙乐国土,下生人间公王长者,又与弥勒俱生、值遇龙华树下三会说法」;武定七年(549)慧鉴造四佛菩萨之石像铭:「藉此功德,愿亡者升天,托生西方无量寿佛国」。直到入随以后这种现象还保持着:隋开皇十七年(597)之阿弥陀佛石像铭曰:「舍此秽形,面奉弥勒,托生西方。」

  (5) 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释印海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PP39-40。4。

  (6) 第十一愿为住正定聚,其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二十二本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7) 从此本愿中还可以引出十念相续,昙鸾解释为「专念相续」。也就是类似禅法的念佛往生实践。基于《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联系《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之经文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念具足,即能罪灭往生」之说,在昙鸾,「十念相续」作为往生净土之生因。

  (8) 《往生论注》,大正藏卷40,页841。

  (9) 《往生论注》,大正藏卷40,页841。

  (10) 《往生论注》,大正藏卷40,页841。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净土宗门户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